遊大貝湖有感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靜廬吟草》。大貝湖即今高雄市鳥松區澄清湖,昔稱「大埤湖」,原為農田灌溉的天然湖埤,日治末期開始建設為供軍事及工業的儲水湖,民國43年(1954)易名為「大貝湖」,由於歷年不斷整建美化,廣植草木,風景清幽,有「三橋」、「六勝」、「八景」之勝,有「臺灣西湖」之稱。民國49年(1960)開始對外開放觀光後,吸引不少遊人造訪,成為高雄重要的觀光景點。民國52年(1963)蔣中正總統南巡驛駐湖畔以「澄清天下之志」改名為「澄清湖」。作者青年時期曾在高雄經商,相當喜愛澄清湖,曾數度攜伴遊賞,本詩約寫於民國46年(1957)9月,作者自註「當時大貝湖縱覽謝絶中」,當時大貝湖尚未正式對外開放,已吸引不少遊客前往。
作者:
邱坤土
邱坤土(1900-?),號敦甫,臺北士林人。1919年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1919-1926年任職士林國小教師。後轉任商職,應施合發高雄支店聘為支店長,1941年經營廈門貿易商隆發洋行。晚年移居臺中市豐原區(舊稱葫蘆墩),其居舍為「靜廬」。邱氏經商之餘亦耽吟詠,積極參與詩會活動,曾任北部瀛社監事,豐原富春吟社社員,戰後籌組蘆墩吟社任首任社長,獲邀任臺中縣文獻委員會副主委。著有《靜廬吟草》。
注釋:
1. 垂柳長堤歌步月,浮亭泛艇賞吟風:澄清湖內有梅隴春曉、曲橋釣月、柳岸觀蓮、高丘望海、深樹鳴禽、湖山佳氣、三亭攬勝、蓬島湧金等著名八景。可在月光下於植柳的堤岸散步歌詠,或於湖上的亭閣或泛舟湖中賞玩吟詠風月美景。
2. 問津:原指探問渡口所在,此指澄清湖。
資料來源:愛詩網 iPOEM
http://ipoem.nmtl.gov.tw/files/13-1000-1473-1.ph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