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大貝湖的大貝


澄清湖原名大貝湖,因盛產大貝而得名。
這個大貝就是圓蚌。

圓蚌小檔案

種名:背角無齒蚌(學名:Anodonta woodianaSinanodonta woodiana)又稱圓蚌,是蚌科無齒蚌屬的一種。

別稱:田蚌、無齒蚌、河蚌。(台語叫做田貝、田刀、嶠杯)

圓蚌屬軟體動物,成貝的貝殼長約1012公分(最長超過18公分),殼高67公分,殼幅45公分,外觀形狀橢圓形,貝殼後端較突出,貝殼表面呈黑色,長有一圈圈的細線,據說每一圈代表一歲。圓蚌是淡水珍珠貝,可用來養珍珠。

外形具有角突的卵圓形殼,稍膨脹,前端圓,後端略呈斜截形,殼後背部有三條粗肋;無絞合齒。

背角無齒蚌常在水底稍微張開蚌殼,濾食流過的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重要的河川生物指標,革條副鱊及高體鰟鮍這兩種魚類都仰賴背角無齒蚌作為繁殖場所。

圓蚌屬軟體動物、雙殼、真辮鰓類、無管類、同柱科、蚌科,成貝殼長大約為10~12公分,殼高為6~7公分,殼幅為4~5公分,外觀形狀為橢圓形。在繁殖季節時,圓蚌幼生呈浮游狀態。圓蚌分佈於全省各地,主要的棲息地為淡水池塘、湖泊、水庫、河流及溝渠等

 

借腹懷胎

 更傳神的還有他和牛屎鯽仔互惠供利的借腹懷胎生存策略呢﹗話說鯽魚-牛屎鯽仔找到河蚌時,雌魚就把卵管插進貝縫,在裡面產卵,雄鱼緊跟在後面,也在河蚌上排出精液。魚卵就在河蚌鳃腔中受精,並開始發育,一直到變成小魚,圓蚌成了牛屎鯽仔的“保姆”。當小魚快要離開獨立謀生時,圓蚌又悄悄地把自己的孩子寄放在小鯽魚的鳃中,直到發育成幼蚌而落入水中,小魚又成了河蚌的“保姆”。牛屎鯽仔和圓蚌就是這樣互惠互利,互為“保姆”,從而完成生而育女的重責大任。

牛屎鯽在繁殖產卵時會用口去觸動田蚌使他開口,再用細長的產卵管將受精卵產入田蚌的鰓瓣上,用田蚌來保護卵,待幼苗孵化後才離開蚌體。而雄魚為了爭奪田蚌所在的位置以增加授精機會,雄魚間會彼此衝撞追逐,表現出強烈的領域行為。

相關資料可參考:

http://blog.sina.com.tw/green_family/article.php?pbgid=61612&entryid=588734

 

澄清湖風景區獲日育櫻會贈200株河津櫻花


日本「育櫻會」、「李友會」贈送兩百株改良種河津櫻花,二十九日種植在高雄縣澄清湖風景區內兒童樂園草地。日本育櫻會長松前孝廣(右三)與會員合影。
//中央社 九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

澄清湖風景區獲日育櫻會贈200株河津櫻花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二十九日電)日本「育櫻會」與「日本李登輝之友會」以嫁女兒的心情,贈送兩百株改良種河津櫻花,種植高縣澄清湖風景區內。日本李友會事務局長柚原正敬表示,這次日本李友會第三次贈送櫻花,每年贈送一千株,預計贈送一萬株,每年二月櫻花盛開時,能在日本媒體看到報導。 

高雄縣長楊秋興、高雄市副市長林仁益也希望育櫻會、日本李友會及李登輝之友會全國總會多贈送櫻花,吸引台灣、日本觀光客來台觀賞。

日本育櫻會、日本李友會贈送河津櫻花儀式今天在澄清湖風景區澄清樓舉行,日本育櫻會長松前孝廣、柚原正敬、台灣李友會總會長黃崑虎、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七管理處經理謝壎煌、楊秋興、林仁益、日本交流協會高雄辦事所長神戶浩道及日本李友會三十多位會員參加。  

謝壎煌致詞表示,去年十二月底經李登輝之友會全國總會協助,引進三十株改良日本櫻花河津櫻花種植在澄清湖風景區兒童樂園邊草地,今年元月開花,很漂亮。員工有照顧河津櫻花的經驗,相信這批櫻花種植在兒童樂園邊會茁壯,對風景區觀光有助益。  
 

日本「育櫻會」、「李友會」贈送兩百株改良種河津櫻,二十九日育櫻會長松前孝廣(右五)、台灣李友會總會長黃崑虎(右四)、高雄縣長楊秋興(右三)等人為解說牌揭牌。//中央社 九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

黃崑虎以日語致詞表示,這項贈送櫻花儀式很有意義,台日兩國藉由櫻花加強交流,也讓台灣走出去。  

柚原正敬表示,三十八位會員贈送這批櫻花,這次是第三次種植櫻花,每年贈送一千株,將贈送一萬株,未來能如同黃崑虎所言,台灣充滿櫻花,這是他們的夢想。  

日本李友會2005年起透過李登輝之友會全國總會贈送台灣河津櫻花,今年贈送阿里山、澄清湖風景區。柚原正敬期盼,明年二月河津櫻花盛開時,有關櫻花盛開的報導能出現在日本媒體上。  

松前孝廣則唸了前會長九十歲的園田天光光的信,園田天光光感謝台灣獲贈單位如女兒般照顧河津櫻花,讓櫻花生長得很好,他很想在櫻花樹下賞花,但高齡九十歲難以成行,相信櫻花一定開得很漂亮,台日兩國交流也將更深入。  

楊秋興表示,他很喜歡樹木與櫻花,上任後已在縣內種植一百四十五萬棵綠樹,也多次赴日本賞花。這次櫻花交流很有意義,樹苗逐漸成長,也象徵台、日兩國感情越來越好,也越芬芳。  

他表示,高縣有許多美麗的地方如桃源鄉藤枝、六龜鄉寶來及山區,海拔高,適合櫻花生長,還有許多土地可供種植,希望日後繼續透過櫻花交流,引進櫻花種植,促進觀光發展。 

隨後,黃崑虎、松前孝廣、柚原正敬、楊秋興、林仁益、神戶浩道及謝壎煌等人到風景區內兒童樂園邊草地為贈送櫻花解說牌揭牌,並與日本李友會成員種植櫻花後在樹苗掛上姓名牌。
資料來源:

詩:遊大貝湖有感

遊大貝湖有感
 

名勝貝湖眾所崇,人工培植奪天工。安排異木環蒼翠,點綴奇花雜綠紅。垂柳長堤歌步月,浮亭泛艇賞吟風。問津若得余心願,寧作殘生一釣翁。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靜廬吟草》。大貝湖即今高雄市鳥松區澄清湖,昔稱「大埤湖」,原為農田灌溉的天然湖埤,日治末期開始建設為供軍事及工業的儲水湖,民國43年(1954)易名為「大貝湖」,由於歷年不斷整建美化,廣植草木,風景清幽,有「三橋」、「六勝」、「八景」之勝,有「臺灣西湖」之稱。民國49年(1960)開始對外開放觀光後,吸引不少遊人造訪,成為高雄重要的觀光景點。民國52年(1963)蔣中正總統南巡驛駐湖畔以「澄清天下之志」改名為「澄清湖」。作者青年時期曾在高雄經商,相當喜愛澄清湖,曾數度攜伴遊賞,本詩約寫於民國46年(19579月,作者自註「當時大貝湖縱覽謝絶中」,當時大貝湖尚未正式對外開放,已吸引不少遊客前往。

作者: 邱坤土
邱坤土(1900-?),號敦甫,臺北士林人。1919年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1919-1926年任職士林國小教師。後轉任商職,應施合發高雄支店聘為支店長,1941年經營廈門貿易商隆發洋行。晚年移居臺中市豐原區(舊稱葫蘆墩),其居舍為「靜廬」。邱氏經商之餘亦耽吟詠,積極參與詩會活動,曾任北部瀛社監事,豐原富春吟社社員,戰後籌組蘆墩吟社任首任社長,獲邀任臺中縣文獻委員會副主委。著有《靜廬吟草》。

注釋:
1. 垂柳長堤歌步月,浮亭泛艇賞吟風:澄清湖內有梅隴春曉、曲橋釣月、柳岸觀蓮、高丘望海、深樹鳴禽、湖山佳氣、三亭攬勝、蓬島湧金等著名八景。可在月光下於植柳的堤岸散步歌詠,或於湖上的亭閣或泛舟湖中賞玩吟詠風月美景。

2. 問津:原指探問渡口所在,此指澄清湖。 

資料來源:愛詩網 iPOEM
      http://ipoem.nmtl.gov.tw/files/13-1000-1473-1.php

澄清湖鐘樓佚事


照片2 鐘樓

蔣總統來台後,仍很想念江蘇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尤其是來台之前,每年夏天跟夫人到江西著名的「廬山」山上「美廬別墅」(在我國現代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置,當年蔣總統就是在此跟周恩來進行國共合作會談,1959629毛澤東也曾在此住過)度假時,聽到附近「黃龍寺」打出清澈的鐘聲,更讓他念念不忘。所以希望駐進澂清樓期也同樣能享受類似悅耳的鐘聲。於是指示當時的澄清湖工業給水廠,在澂清樓隔湖對面的叢林裡建造一座鐘樓。

鐘樓新建工程由台灣第一位女建築師修澤蘭女士(台北「中山樓」的設計師)負責設計,水廠負責發包施工,工程由碧光營造廠以新台幣70萬元為最低價得標興建,筆者奉派負責監工,民國581月完工(如照片)

鐘樓原設計為2樓鋼筋混凝土造,當工程蓋到2樓屋頂時,蔣總統親臨現場巡視。當他看到鐘樓只蓋兩層時,認為設計者不該未考慮到將來打鐘者的住處,乃下令敲掉屋頂再往上加蓋一樓,當然水廠只能照辦(其實增建的3樓從未有人上去住過)

當鐘樓再蓋完3樓及屋頂時,蔣總統再次駐進澂清樓,當時我就被告知總統會利用散步時間親臨現場巡視,但連續等了兩天都未見其芳蹤。當時水廠的工務課長呂應龍體恤筆者整天在場「等無人」的辛苦,自己說要跟筆者輪值,而且指定他輪上午;筆者輪下午。畢竟是他身寬體胖比較有福氣,隔天早上10點多在呂課長輪值時,蔣總統真的親臨現場。

事後呂課長告訴筆者當時的情況。他說:「當時我並未被搜身,但當蔣總統坐船從富國島上岸,過了吊橋徒步走到現場(約走200公尺)時,首先到達的是一隻大狼犬,牠看到我立刻撲到我身上到處聞,等他聞完後不久,蔣總統也就到了」。
當時國內流傳着一句話:「蔣總統認為買一雙皮鞋只要花新台幣10!」,有人說假使他知道蓋這一座鐘樓竟然要花新台幣70萬元,豈不嚇壞他!所以事先大家都說不要當面告訴蔣總統鐘樓工程的造價。但呂課長說:「我做簡報時曾提及,但看他當時的表情很正常,一點也沒有驚訝的感覺」。接著又說:「當大家正論及『鐘』的問題時,在旁的省主席黃杰先生立即跟蔣總統報告:『您交代要省府做一個鐘送來,我已交給唐榮公司辦理,但該公司一直做不出來!』。這時有人跟站在旁邊的蔣孝勇先生說:『總統很疼你,你就告訴他,是否可先用錄音機錄下鐘聲,等要聽鐘聲時,再用擴音器播放出來』。蔣孝勇先生聽了立刻轉告他爺爺,但蔣總統聽後臉上毫無表情。
後來水廠陳廠長(後來出任台水公司第一任總經理)補充說:「當時的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先生知道蔣總統未回應,就是不同意的意思,乃向總統報告:『故宮博物院在大陸時期存有一張鑄造大鐘的秘方,在第2次世界大戰前,日本有一間寺廟曾派員前來商借,說要回去仿造一個,不知事後是否已歸還? 我回去後當即查明,若能找到當請黃主席轉交唐榮公司去仿造』。事後秦院長找到了這張祕方,立刻轉送到唐榮公司去,不久鐘也鑄成了。
但在工廠試聽時,打出的鐘聲只能說是『差強人意』,但也無可奈何。等鐘掛上去後,蔣總統又在駐進澂清樓期間到現場察看。水廠也指派殷正祥先生上樓敲給他聽。但老先生聽過鐘聲後第一句話就說:『偷工減料!』,把當時在場的人都嚇得目瞪口呆,心想又有人要遭殃了!這時他又補上一句:『怎麼只敲9?』,原來他認為一次要敲18下。但後來負責敲鐘的殷先生急忙跟我說:『站在鐘旁敲鐘,聲大如雷不但耳朵受不了,而且心亂如麻,敲完9下前幾已忘了敲幾下了,明天要敲18下恐會出亂子』。我說:「你可事先準備18塊跟磚塊一樣大的木頭放在旁邊,每敲一下就踢掉一塊,木頭踢完了就不用再敲了。」。就這樣敲鐘的事一直順利進行着,蔣總統也很滿意,有一次還特地曾跟夫人一起,坐在澂清樓右前方湖畔大樹下的石椅上,遠眺湖光山色、聆聽鐘聲。

負責敲鐘的殷先生是山東人,體型高大魁梧。他在大陸當兵時,曾當過部隊的「劊子手」。隊上若有人犯罪被判死刑抓到刑場行刑時,都是由他負責「砍頭」的任務。至於當時掛在鐘樓上的鐘,直至民國699月因被敲破,已不堪使用而廢棄,目前已不知其去向,實在可惜!
 
資料來源:台灣省技師公會技師報

澄清湖澂清樓的軼事




澄清湖澂清樓的軼事        曾浩雄 技師

照片1 澂清樓
早年海軍陸戰隊曾在澄清湖畔建造一棟平房(即目前傳習齋左翼之前身),作為其一小分隊的訓練營。據說當時的海軍陸戰隊總司令周雨寰少將,曾多次到訓練營巡視,覺得此處地理還境非常特殊、風景又相當優美,認為其對面的「仁山半島」很適合興建一座領袖行館。乃於民國40年初,在一次陳誠副總統南下巡視時,邀至此處勘查。陳副總統看過後也深表贊同,乃面稟蔣總統請他裁決。民國4511月蔣總統在南下巡視水廠時,特地前往現場瞭解,據說他看過後非常滿意,當場決定在此興建一座行館,並即交由國防部籌建。工程費係由臺灣銀行出資,石城建築事務所(陽明山上的「忠烈祠」是其代表作)負責設計,民國4751開工;511月完工。

該大樓為一棟3層樓建築,占地約160,建築物面積614平方公尺(186)。行館興建完成後取名為「大貝湖行館」,後來改稱為「大貝湖招待所」,民國5014奉蔣總統之命改名為「澂清樓」(如照片1)

當時的澂清樓1樓為值勤室及倉庫。2樓左邊為蔣總統辦公室、其後方是客廳;右邊進入走道右側依次是侍衛長、女侍從 (人稱「大姐」,聽說她從小就一直伺候蔣夫人,終身未嫁)、孔令偉小姐 (中央政府早年在大陸時期的財政部長孔祥熙先生之二女,人稱「孔二小姐」)、隨扈及總統家屬的臥房;走道左側是廚房、餐廳及其親屬備用臥房(蔣孝勇先生曾住過。後來其北側牆移至餐廳中央,使其面積加大一倍,蔣緯國將軍及黨政要人亦曾來住過)2樓平面示意圖詳如圖1
1 2樓平面示意圖

順着樓梯上3樓左邊是蔣夫人作畫室兼放影室(後來改為台水公司7區處的會議室)、其後側是起居室兼書房;右邊走道進去左側為時任國防部部長蔣經國先生的臥房(進門門框上釘有一塊寫著「部長」的門牌,但聽說他從未曾進住過),接著是蔣夫人房間(門牌寫著「夫人」;右側是蔣總統貼身侍衛(武職保鑣)及隨身侍衛(可能是翁元先生)等「要人」的臥房。蔣總統的臥房在最裏面,門牌上寫著「貴賓」。3樓平面示意圖詳如圖2。當時的盥洗室設備非常簡陋,跟民國5060年代的一般住宅差不多,目前已被鎖住遊客無法入內參觀­,所有門框上的門牌都已被取下。

2 3樓平面示意圖

每次蔣總統駐進澂清樓期間,都會在上午或下午利用公餘之暇,出外散步或在湖上泛舟。下午5點一到,侍衛人員就到各樓大喊:「看電影喔!」,這時大家(包括水廠派在一樓值勤室待命的木工及水電工及侍衛人員)都會趕緊上3樓作畫室坐好,等待蔣總統蒞場一起觀賞電影。據曾在場觀看電影的木工許水鑑先生面告:「每次都是看少林寺武打黑白片,我看久都看膩了。但老先生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當他看到緊張刺激的鏡頭時,還會出聲叫好咧!」。

蔣總統來台後每年616都會南下主持陸軍官校校慶。早期原都駐進「西子灣行館」。直到澂清樓興建完成後,才於翌(民國52)年南下巡視時,第一次駐進澂清樓。自民國56年起則都改駐進澂清樓。當時只要看到阿兵哥到澄清湖水廠架設通信網,就知道蔣總統要駐進澂清樓。

資料來源: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

澄清湖開發史


澄清湖舊稱公爺陂、赤山大埤、大埤、大貝湖等,自古以來,澄清湖「水資源」的利用一直主導著澄清湖的發展,明鄭時期也因為天然的陂塘而有公爺陂的開鑿,官佃田的開發,建立了漢人社會為主的聚落。清朝時期,曹謹開鑿曹公新、舊圳,其中曹公新圳引高屏溪水入大埤(今澄清湖),從此看天田水田化,也帶動了聚落的穩定發展。

直到日治初期,大埤都以農業灌溉與民生用水為主。但至日治末期,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成立了「高雄工業給水場」,大埤(澄清湖)成了提供戰爭時的工業用水的水廠,也成為台灣第一個以工業用水為目的興建的水廠,而從民國六十三年自來水公司成立之後,澄清湖便提供大高雄縣市民生用水,至此,澄清湖的發展均以「水資源」的變遷為主軸。

光復之後,澄清湖在黨國體制的侍從主義政治氛圍下,進行了許多重大建設與土地開發,如高雄高爾夫球場、澄清湖青年活動中心、圓山飯店、蔣公行館等,此時的澄清湖已成為集水廠、觀光區、具有特殊政經地位的「特定區」。

民國七十年代之後,地方派系興起,高雄縣余家班政治勢力廣佈,余陳月瑛女士、余政憲先生連任四屆高雄縣長(民國74~90年),也因此帶動澄清湖特定區第二波重大建設的發展,此時澄清湖周遭區域興建了長庚醫院、高雄縣勞工育樂中心、澄清湖棒球場等。

近年來由於私部門的土地開發,澄清湖周遭區域豪宅林立,有「圓山特區」、「湖濱特區」等,形成澄清湖周遭特殊的景象,澄清湖至此已成為一種「符號」、「象徵」,具有特殊的意義。 

澄清湖湖光水色春花之妙,不愧「水月花容冠全台」之稱號,最主要是這個季節澄清湖畔開著台灣南部才有的南洋櫻。 澄清湖原名大埤湖或大貝湖,是曹公新圳的一條分支所經過的埤塘,稱之為「公爺陂」,或「赤山大陂」,位處鳳山市北方,四山環繞,是曹公圳流域最大的埤塘。埤塘用途初為調節水位與農田灌溉。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總督府為因應重工業生產用水需要,於1940年開始引曹公圳之水注入湖內,並增建民生供水設備,因湖中盛產貝類,43年稱為「大貝湖給水廠」。
1963年蔣介石南巡驛駐湖畔,指示易名為澄清湖。 澄清湖現在是給水廠的蓄水庫,自來水公司澄清湖給水廠的原水取自高屏溪,現在是直接從高屏溪攔河堰埋設水管,送水進入澄清湖。日治時期則是借道曹公新圳,在靠近「三亭攬勝」附近的第二取水站抽水。洪汛期間若集水區雨量遽增,則將洪水經由得月樓東側的排水閘門輸往相鄰的小貝湖。

 

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專注的健行者


最近常到澄清湖散步,看到一件事一個人,不得不引起我的注意。
有一天進大門時看到一女子步行入門,當我車停在澂清樓瀏覽風景,不久這女子也往這裡來,我開始散步,她也在我後面遠遠地走同一條路,漸漸接近了。
對於走路,我很有自信我的步伐是快的,此時卻發覺她的步伐比我更快。為了不讓她趕上,我也加快步伐,心想著他真是個健行者,或者我的步行速度已沒當年勇。
一路前進,我轉彎她也轉彎,從湖畔大道,經過高台,來到九曲橋,轉入詩人步道,折回走福氣步道,一路跟隨,我禁不住好奇,偶爾偷瞄一下看是否跟來,果然回到珍奇園,她才離開。
我轉頭看她,互不相識,她一臉嚴肅,亳無表情,不知為何跟我,也許遊客少,她需要走有人的路才安心,也許我們認識,也許這本來就是是她的既定路線、、、。
隔天我同一時間又來散步,又看到她出現,這回我故意走在她後面,還是覺得她歩伐好快,跟了很久,我才知道她是個固定路線的歩行者。
就這樣兩三天,都可以看到她,即使雨天也是撐傘散步好像從不中輟。
獨自一人,走固定路線,滿臉嚴肅,不跟別人打招呼。這也太專注了吧!
 
此後莽每當這個傍晚時間,經常可以見到她,雖不相識,我也會像相識一樣多注意幾眼。